塑料材料和注塑成型是小型化镜头实现的基础。塑料镜头的结构,分别为镜片材料、镜筒、镜座、隔圈、遮光片、压圈材料等。
塑料镜头的镜片材料主要有几种类型,本质上都是塑料(高分子聚合物)。他们都是热塑性塑料,是加热后软化、可塑,冷却后硬化,再加热后又会软化的塑料。运用加热及冷却,使其产生液态与固态之间的可逆变化的物理变化。有些材料发明时间较早,有些相对新一些。有些是通用应用塑料,有些材料是专门开发的光学塑料材料,更专门的用于一些光学领域。在光学设计中,我们可能会看到各个公司的材料牌号,如EP8000, K26R, APL5015, OKP-1等等。他们都属于某个塑料材料类型,其中以下几种类型比较常见,我们按他们的出现时间进行一个先后排序:
PMMA/Acrylic: Poly(methyl methacrylate),聚甲基丙烯酸甲酯(有机玻璃,亚克力)。由于其便宜的价格和高透过率,高机械强度的特性,PMMA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玻璃替代品,大部分的透明塑料都是PMMA制造的,比如透明板,透明勺子,Led上的小镜头等等。PMMA在1930年代就开始大规模生产。
PS: Polystyrene,聚苯乙烯,是无色透明的热塑性塑料,也是一种工程塑料,在1930年代开始大规模生产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白色泡沫盒子,餐盒等很多都是PS材料。
PC: Polycarbonate,聚碳酸酯,也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,也是通用型塑料,1960年代开始才工业化生产。PC材料的抗冲击性很好,常见的应用有饮水机的水桶,护目镜等。
COP & COC: Cyclic olefin Polymer(COP), 环烯烃聚合物; Cyclic olefin copolymer(COC) 环烯烃共聚物,是一种具有环状结构的非晶性透明高分子材料,具有环内碳碳双键的环状烃,由环烯烃单体通过自聚(COP)或与其他分子(如乙烯)共聚(COC)制成 ,COP和COC特性几乎是一样的。这种材料相对较新,最开始发明出来的时候就主要是考虑一些光学相关应用,现今广泛应用于薄膜,光学镜片,显示屏,医疗(包装瓶)行业。COP 1990年左右完成工业化生产,COC 在2000年前完成工业化生产。
O-PET:Optical polyester 光学聚酯纤维,O-PET是Osaka 在2010年代开始商业化。
当分析一种光学材料时,我们主要关注他们的光学特性和机械特性。
从这张总结图可见,不同光学塑料材料基本上落到了两个区间:一组是高折射率,高色散 ;一组是低折射率,低色散。对比起玻璃材料可选的折射率和色散范围,我们会发现塑料材料的折射率可选范围很窄,所有光学塑料材料都是相对较低的折射率。总体而言,塑料材料可选范围更窄,商用的材料牌号只有10~20种左右,很大程度上从材料上限制了光学设计的自由度。
折射率随波长变化:光学塑料材料折射率随波长增加,折射率略微下降,整体相对稳定。
折射率随温度变化Dn/DT:光学塑料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比玻璃要大6倍到50倍,为负值,意味着随着温度的升高,折射率下降。比如对于546nm波长,-20°C到40°C,塑料材料的dn/dT数值在-8到-15X10^–5/°C,而对比起来,玻璃材料NBK7数值在3X10^–6/°C
参考这张图,大部分的光学塑料都在可见光波段有着90%以上的透过率;对于电子消费品常见的红外波段850nm和940nm,也有着很好的透过率。塑料材料的透过率随着时间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。主要原因是塑料吸收了阳光中的紫外线,分子链断发生了降解与交联,导致了物理及化学性质变化,最明显的宏观表现就是塑料材料发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