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镜头主要有什么特点,属于什么分类,一个镜头可以有多个分类
类型 | 说明 | 特点 | 应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定焦镜头(Prime Lens) | 焦距固定,如35mm、50mm等 | 光学结构简单,画质优秀,成本低 | 手机、工业视觉、安防摄像 |
变焦镜头(Zoom Lens) | 焦距可变,如18-55mm | 可以变倍拍摄,灵活 | 摄像机、监控、电影电视 |
分类 | 焦距范围 | 特点 | 常见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广角镜头 | <35mm | 视角广,景深大,容易畸变 | 风光、建筑、室内摄影 |
标准镜头 | ≈50mm | 接近人眼视角,成像自然 | 人像、街拍、日常拍摄 |
中长焦镜头 | 85mm–135mm | 背景压缩感强,虚化好 | 人像、舞台拍摄 |
长焦镜头 | >135mm | 视角窄,压缩感强 | 体育、野生动物、远距离拍摄 |
超长焦镜头 | >300mm | 非常远的拍摄距离 | 天文、野生动物、安防 |
分类 | 特点 | 用途 |
---|---|---|
鱼眼镜头 | 超广角,视角达180°,畸变强烈 | 创意摄影、全景 |
微距镜头 | 近摄能力强,细节丰富 | 昆虫、产品拍摄 |
移轴镜头(Tilt-Shift) | 可调整光轴角度和位置 | 建筑摄影、景深控制 |
折反射镜头(镜头内含反射结构) | 结构紧凑,长焦小巧 | 天文、野生动物 |
电影镜头 / Cine Lens | 专为视频拍摄设计,齿轮对焦,参数稳定 | 影视制作 |
分类 | 特点 |
---|---|
摄影镜头 | 强调解析力、成像风格、色彩控制 |
工业镜头 | 强调精度、畸变控制、耐用性 |
显微镜头 | 支持高倍率成像 |
安防监控镜头 | 宽视角、夜视支持、红外敏感性强 |
投影镜头 | 光圈大、畸变小,用于投影设备 |
机器视觉镜头 | 工业自动化,强调低畸变、高分辨率 |
分类 | 特点 |
---|---|
C/CS卡口镜头 | 常用于监控、工业相机 |
EF/PL/E卡口镜头 | 摄影摄像常见标准 |
M12小型镜头 | 多用于安防、嵌入式设备 |
图像传感器是镜头配套系统中的核心元件,它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,常用于相机、手机、工业相机、安防设备等。
常用的图像传感器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为电荷耦合器件(CCD 传感器),一种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(CMOS)。
工作原理:CCD通过一个像素传递到另一个像素的方式来收集光,并将其转换成电子信号。
图像质量:通常提供高质量的图像,具有优秀的光学特性和较低的噪点。
灵敏度:对光线的响应较好,适合低光照条件下拍摄。
能耗:相对较高,因为所有像素都是通过一个输出节点来读取。
工作原理:CMOS传感器为每个像素配备了一个放大器,可以在像素处直接转换光信号为电信号。
成本和制造:制造成本较低,因为它可以使用标准的半导体制造工艺。
能耗:相比CCD,CMOS的能耗较低,更适合用于便携设备如智能手机。
速度:数据读取速度更快,适合高速摄影和视频录制。
对比项 | CCD(Charge-Coupled Device) | CMOS(Complementary Metal-Oxide-Semiconductor) |
---|---|---|
原理 | 电荷在芯片上传输至一个输出节点 | 每个像素点集成放大器和A/D转换 |
图像质量 | 噪声低,动态范围高,成像纯净 | 早期噪声大,现代已显著提升,接近CCD |
光敏效率 | 光电转换效率高 | 早期略低,BSI等技术提升了效率 |
功耗 | 较高(因需连续传输电荷) | 低(局部处理,电路集成度高) |
速度 | 读出速度较慢 | 读出速度快,适合高速拍摄 |
快门类型 | 通常为全局快门 | 多为滚动快门,也支持全局快门 |
抗干扰性 | 更强(电荷集中传输) | 易受干扰(每像素独立处理) |
制造成本 | 高,制造复杂 | 低,使用标准CMOS工艺 |
封装和体积 | 大,散热需求高 | 小,可高度集成(适合微型设备) |
适用领域 | 高端工业相机、天文、生物成像 | 手机、无人机、安防、消费类产品 |
总结:
CCD 更适合极致画质要求的专业领域(如科研、天文、医学)。
CMOS 则是现代图像传感的主流方向,因其低成本、高速度、低功耗、工艺成熟,在工业、消费、安防中占据相对主导。
“像素”(Pixel,Picture Element)是图像的最小单位。可以把它理解为图像上的一个“点”,每个像素都承载了图像中的颜色和亮度信息。图像就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点组合而成的。
在图像传感器上,每个像素是一个光电二极管(或称感光单元),它负责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。
传感器的像素越多,理论上图像细节就越丰富(前提是每个像素的质量也好)。
分辨率描述的是图像的像素数量(水平像素 × 垂直像素)。
比如:3840×2160 是 4K 分辨率,对应大约830万像素(8MP)
通常来说,一个像素至少包含 红(R)、绿(G)、蓝(B) 三种颜色的亮度值。这就是所谓的 RGB模型。显示设备根据这三种颜色的强度混合出最终显示的颜色。
图像传感器上单个像素点的尺寸 例如:2.2μm*2.2μm
传感器上实际存在的所有像素(包含黑边、校正区等不成像区域)
总像素怎么计算:芯片上有多少个像素点 芯片像素=水平像素数*垂直像素数
有效像素:参与成像的像素数(可用在图像中的)
这是图像传感器中真正用于捕捉图像的区域。
例如,一个1英寸传感器的感光芯片对角线大约为16mm,对应的面积约为116 mm²(如果是标准的4:3长宽比,感光区域大概是12.8mm x 9.6mm)。
成像尺寸(CMOS sensor size)指的是数码相机或摄像头中CMOS图像传感器的物理大小。这个尺寸直接影响成像质量、视角、景深和低光表现。
长度(mm)=水平像素数*水平像素大小(μm)/1000
高度(mm)=垂直像素数*垂直像素大小(μm)/1000
对角线长度(mm)=
包含了芯片本体、引脚(pad/bump)、保护层、玻璃盖板(if any)、引线键合区、热通道等。
不同封装类型(如CSP、LGA、BGA、CLCC等)会导致封装尺寸差异很大。
例如,一颗感光区域为1/3英寸的CMOS芯片,封装后面积可能从30 mm²到80 mm²不等。
1"=16mm:只有CMOS对角线长度≥8mm时,才会使用16mm规范 比如1/2 的芯片,对应对角线真实尺寸大约是8mm。
1"=18mm:对于对角线≤8mm的CMOS,使用18mm规范 此时1英寸=18mm,比如1/2.55英寸的芯片,其对角线的真实尺寸大约是7mm
怎么计算芯片的靶面大小: 格式为 1/X"=16或18/对角线长度 (看芯片的对角线长度选择规范类型)
豪威科技 OmniVision
索尼 Sony
思特威
格科微
安森美
派视尔 Pixelplus
瑷镨瑞思 ESPROS
松下 PanasonicCorp
三星
图像分辨率 or 镜头分辨率 or 芯片分类率
名称 | 定义 | 单位/指标 | 本质上属于哪一环 |
---|---|---|---|
镜头分辨率 | 镜头能“看清”的最细线对 | lp/mm、MTF | 光学系统 |
芯片分辨率 | 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总数 & 像素密度 | 像素数量 + μm 像素尺寸 | 感光器件 |
图像分辨率 | 输出图像的像素数量 | H×V(如3840×2160) | 图像处理/输出端 |
成像效果:✅ 成像质量 = 三者的“协同效果”(木桶效应)
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链条:
镜头(成像细节) → 芯片(是否采样到细节) → 图像输出(是否保留这些细节)
举例说明:
假设你有:
镜头:理论分辨率 100 lp/mm
芯片:像素大小 2 μm,1" 尺寸(对角 16mm),像素数约为 4000×3000 = 12MP
输出图像:4K(3840×2160)
那么:
镜头能提供的细节大致对应每毫米 200 像素(因为 1 lp = 2 px)
芯片能采样的像素密度是否足够,就看像素大小
图像是否最终高分辨,还取决于处理算法有没有压缩、模糊、插值等
线对(Line Pair):
一个黑线 + 一个白线,构成一个“线对”
所以
1 lp/mm = 每毫米能分清 1 个黑白组合
10 lp/mm = 每毫米能分清 10 个黑白组合(共20条线)
如果传感器的像素密度是 200 像素/mm,那么它最多能还原 100 lp/mm 的细节
因为每个线对至少需要两个像素来采样(一个亮、一个暗)
lp/mm 是衡量镜头“能分多细”的单位,它衡量的是光学解析力,不是像素数量。
像素 ≠ 分辨率,只有当 lp/mm 和像素密度匹配,图像才锐利清晰。
镜头分辨率 ≈ 图像像素密度 / 2,才能不出现混叠(aliasing),可以全部最大的利用镜头与传感器的性能
镜头将物体成像到感光平面(如图像传感器)时,所能覆盖的圆形区域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:
镜头是一个“投影仪”,它把图像“投影”到传感器上。
这个投影的范围就是一个“圆”——这就是成像圆。
如果传感器尺寸 > 成像圆,边缘就会黑(暗角)。
如果传感器尺寸 ≤ 成像圆,图像能完整覆盖。
镜头成像圆 | 结果 |
---|---|
大于传感器 | ✅ 成像正常,无暗角 |
小于传感器 | ❌ 边缘发黑或模糊 |
等于传感器 | ✅ 刚好覆盖,要求精密匹配 |
全画幅模式: 芯片长度<像高,芯片高度<像高,芯片对角<像高 (图5)
暗角模式:芯片长度<像高,芯片高度<像高,芯片对角>像高 (图4)
水平内切圆模式:芯片长度>=像高 芯片高度<像高,芯片对角>像高 (图2、图3)
垂直内切圆模式:芯片长度>像高,芯片高度>像高,芯片对角>像高 (图1)
镜头焦距是指镜头光学后主点到焦点的距离,是镜头的重要性能指标。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拍摄的成像大小,视场角大小,景深大小和画面的透视强弱。
焦距与景深成反比:焦距短,景深大;焦距长,景深小。景深大小涉及到摄影画面中纵深景物的影像清晰度
镜头的焦距决定画面中场景大小,长焦距会产生较大的画面。画面越大,取景的范围就越小。画面的大小与焦距成正比